如今最习以为常的一些贸易形式,对于十年前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比如,在国外设立专卖店或开设连锁店。如今看来再平常不过的营销渠道,但对于最先以产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这些早期"走出去"的企业多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以代工为生。
做皮革生意的魏某告诉记者,大约十年前,国内鞋企康奈在法国巴黎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当时这一事件令整个行业为之振奋。因为之前中国皮革企业只是产品输出,还没有一家企业在国际市场做品牌输出,大家觉得这是中国皮革企业"走出去"的重大转折点。
"十年过去,越来越多的皮革品牌不再甘于只做代工。不光是康奈,安踏、特步、匹克、鸿星尔克、361°等等一批中国运动鞋品牌,相继都布局海外。"身在其中的人,不禁感慨着这十年的变化。
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出口3256亿美元,占世界出口市场的5%左右,是世界上第五大出口国。2011年中国出口1898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期间出口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1.6%。
将工厂办到海外
作为发展阶段的产物,"中国制造"的远征以自己的优势占领了相当的市场。然而,这也给外部市场带来了担忧,由此,中国企业不得不遭遇越来越苛刻的贸易限制和越来越复杂的贸易摩擦。
随着"中国制造"影响力的扩大,中国威胁论被某些强大的政治势力一再宣扬。而这种定位直接让中国企业在印度遭遇了不少"小鞋",常常被以"安全因素"为由摒弃出局。于是,很多企业索性把厂子建在了当地,创建本土化员工队伍。
中国企业家将工厂办到海外,在很多情况下,多了几分悲壮和无奈。不过,商务部等部门日前发布的一份统计公报令人振奋。公报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量在过去10年间保持连续增长,2011年创历史新高,达到746.5亿美元,名列全球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