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X字幕组《轮到你了》海报 图源:微博
刺猬公社联系到了几位曾在字幕组工作过的翻译,听他们讲述了各自字幕组的工作流程。有的人轻松愉快,有的人痛并快乐,也有人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今年是猪猪日语字幕组成立第 15 周年。从 2004 年开始,猪猪字幕组就开始翻译日剧和日本电影,算是字幕组中的元老。为了庆祝,猪猪推出了 15 周年庆限定版 2020 年日剧日历,这几天陆续送到了购买者的手里。
一位购买者在评价中写道:“吃白食这么多年的小回馈,谢谢猪猪。”
和猪猪一样,专注于不同语言、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民间字幕组,就像是影视爱好者的“衣食父母”。细数今年的“爆款”,美国的《致命女人》,日本的《轮到你了》,韩国的《超级乐队》,其实都是被字幕组带到福斯面前的。
有人将字幕组形容为“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曾经活跃的很多字幕组,都因为人手、营利、版权等诸多问题,消失不见。现存的字幕组,也很难说完全逃脱了灰色地带。
为了了解字幕组在幕后的付出,刺猬公社联系到了几位曾在字幕组工作过的翻译,听他们讲述了各自字幕组的工作流程。有的人轻松愉快,有的人痛并快乐,也有人向刺猬公社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何才能加入字幕组?
叶子曾在某知名英语字幕组担任翻译,五年前她加入字幕组的QQ群时,群里有超过 200 个成员。资历最老的成员从创始之初到现在,已经为字幕组服务超过 10 年。
叶子坦白说,在加入字幕组的时候,有一条规定非常明确:不可透露工作内容,尤其是不可接受外界采访。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字幕组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参与过字幕翻译的人将经历分享在知乎和微博上,字幕组的幕后工作才算不上是秘密。
通常来说,字幕组的成员会有不同的分工,“总监”负责所有统筹工作,主要工种包括片源、时间轴、翻译、校对、后期和压制。其中,观众最熟悉翻译和校对。
大部分观众对字幕翻译的普遍认知是一边看视频,一边听译字幕。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在英美剧集中,制作方会内嵌一种特殊的隐藏字幕(Closed Caption,简称CC),专门为有听力障碍的观众设置,除了还原角色对话以外,还会注明剧中出现的背景音乐和剧情音效。另外,在日本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到“字幕放送”的字样,同样也是为听障人士提供的隐藏字幕。
右上角即为“隐藏字幕”标识
在这种情况下,字幕组只需要根据CC进行翻译,就能大大降低翻译难度,同时提高字幕的准确性。
不过,《英国达人》《美国偶像》《全美超模大赛》等真人秀和表演类剧集,以及很多残疾人保障工作不发达的国家的影视作品,一般不配CC,这时候就要靠字幕组听译,对翻译的语言水平要求会更高。
叶子告诉刺猬公社,即使是在CC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也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高质量的字幕,除了要求翻译人员的外语水平和中文表达能力较高以外,还需要翻译人员能够完全理解剧情,甚至是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结果足够准确。
以叶子所在字幕组为例,光是招募新翻译成员就要设立四道考核门槛。除了基本的翻译和语言能力外,还要考察工作态度和细心程度,学习书写规范、专有名词的译法、特殊句式的标注方法等。最后,申请者还需要选择一部当季在播的剧集,跟着该剧的翻译组进行一次试翻,剧集总监满意后方可正式进入字幕组。
另外,该字幕组还会对翻译进行分级,刚进入字幕组的翻译被称为“试用翻译”。在积累了一定的翻译时长,并有剧集总监为其背书之后,他们才可以转正成为“正式翻译”。
事实上,除了不可以担任校对和总监两个角色,“试用翻译”和“正式翻译”在其他权限上基本没有区别,都可以参与所有剧集的翻译工作。字幕组里有很多翻译都处于“试用”阶段,也没有转正计划,叶子就是其中之一。
和叶子所在的大型字幕组不同,依依所在的泰语字幕组则没有那么多规定:字幕组没有准入门槛,翻译人员的泰语水平参差不齐,统筹和时间轴甚至根本不会泰语。
作为校对,依依经常能在检查翻译时看到很多低级错误,加上泰剧翻译全靠听力,听漏、听错和听不出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另外,因为负责时间轴的成员不会泰语,在断句上也经常需要依依的帮助。
泰剧的受众较少,很难把字幕组的名声打出去,也就很难招人,类似的小语种字幕组都有这样的问题。对此,依依也都表示理解,并且愿意自己多付出一些,去弥补字幕组的不足。
“本来会泰语的就少,还要啥自行车?”依依开玩笑说。
字幕组也要抢首发
叶子将他们的工作机制形容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剧为最小单位,每个“剧组”独立工作,最终共同为整个字幕组服务。
一般来说,美剧以“季”为单位播出,每年九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下旬为一个播出季,会在播出季之前宣布会剧集名单以及首播日期。如有首次播出的新剧,资深翻译可以请缨成为该剧的总监,其他成员可以自愿报名加入工作组,由总监牵头创建QQ群。
美剧的播出频率一般为一周一集,每个星期,总监会通知当周播出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的上午或下午),群内成员回复是否参与当周工作。剧集播出之后,负责片源的成员会通过自己的办法获取视频,有的通过电视录档,有的在视频网站上扒片,等等。
拿到片源后,总监会根据当天的翻译人数进行工作分配,每人负责一段视频的翻译,时长一般在6~ 8 分钟左右。随后,负责时间轴的成员会利用Aegisub等工具为视频打轴,粗略制作CC作为双语字幕的基础,并根据当天的翻译人数将时间轴分成若干份。翻译领取各自的部分后,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前提交成果,一般由总监负责校对工作。
典型字幕文档的样式
最后,负责后期和压制的成员会将视频和字幕集成在一起,视情况进行字幕位置、颜色和样式的调整,压制成片后通过各个渠道分发给观众。
叶子对这份“零工”非常满意:“除了负责统筹和校对的总监以外,其他人的工作量其实不大,有时候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翻译完当天的工作量,一周能参加好几部剧的翻译,还能提前看剧。”
这种“福利”创建在字幕组人数多、能力强、受众广的基础之上。叶子所在的字幕组创立已久,成员众多,自然形成了一套非常规范和高效的工作流程,减轻了成员的工作量。和叶子比起来,另一位受访者依依就“惨”多了。
依依曾在某泰语字幕组担任翻译和校对,这是一个小型字幕组,统筹、时间轴、翻译和校对加起来也只有不超过 20 位成员,流程为先翻译后制轴。有时候人手不够,一集一个半小时的泰剧,只有依依和另一位成员两个人翻译,随后互相为对方校对。
依依告诉刺猬公社,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字幕组只有一条工作准则:快。泰剧的受众少,且对字幕组的黏性没有那么高,哪家字幕组出得快就看哪家的。这是很多小众剧观众的习惯。
“还有一个bug(难题)是泰国电视剧播出得很晚,泰国还和中国有一个小时的时差,有时候晚上 11 点才能拿到片源。”依依回忆到,之前字幕组翻译了某部在国内相对热门的泰剧,大结局播出的那天,翻译熬夜赶工,她凌晨四点起床校对,负责统筹的总监通宵监工,这才抢到了大结局的首发。